9月8日,石榴云/新疆日報直播團隊聯動和田地區融媒體中心,走進烏魯瓦提水利樞紐工程,一路記者帶你探訪氣勢磅礴的大壩、轟鳴不已的發電機組,看水利工程如何調峰蓄水造福于民;另一路記者則帶你走進烏魯瓦提景區,領略這里的湖光山色生態美景,漫步休閑公園,看沙漠如何變“綠島”。
9月7日,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聯動麥蓋提縣融媒體中心,分多路走進喀什地區麥蓋提縣,帶您了解百萬畝防風固沙生態林建設發展背后的故事,解鎖刀郎生態肉蓯蓉林下經濟示范基地肉蓯蓉的產業發展密碼,體驗N39°沙漠旅游景區的極限越野的樂趣……從生態林到致富林,從特色產業到旅游經濟,在浩瀚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麥蓋提縣“點沙成金”,用綠色發展理念滋潤著各族群眾的幸福生活。
9月5日,石榴云/新疆日報聯動阿克蘇地區融媒體中心,通過兩路記者的直播鏡頭帶您走進位于新疆塔里木河流域阿克蘇河源流之一的庫瑪拉克河上的新疆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探訪當地是如何在峽谷之間建設大壩,又是如何通過科技賦能讓大壩更“聰明”、施工更智能的。
9月2日,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聯動博湖縣融媒體中心記者,走進全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博斯騰湖,通過多角度的直播鏡頭帶你了解博斯騰湖水質持續改善、觀看候鳥集群漫游湖畔、瀏覽大河口景區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探訪因博斯騰湖吃上旅游飯的烏蘭再格森鄉……沿著河湖看新疆,直播邀請網友一起解開博斯騰湖的“水密碼”。
8月31日,天山網-新疆日報聯動哈密市融媒體中心,通過兩路記者的直播鏡頭帶您走進哈密抽水蓄能電站和哈密石城子光伏產業園,帶您探訪這里的“超級充電寶”,并了解“捕光逐電”的光電產業發展情況。
9月1日,天山網-新疆日報聯動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帶您到“火洲”吐魯番尋清涼。進入秋季的吐魯番依然驕陽似火,但清涼愜意的坎兒井卻吸引著全國各地游客絡繹不絕前來游覽體驗。
“沿著河湖看新疆”主題采訪活動走進新疆大石峽水利樞紐
奔阿克蘇赴喀什訪和田
哈密河濕地公園有間“豫書房”
當庫爾勒香梨遇到“水肥一體化”,會結出怎樣的果?
庫爾勒市:再生水“養”出生態濕地
“沿著河湖看新疆”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吐魯番探訪“地下長城”坎兒井
哈密抽水蓄能電站:東天山“充電寶”護駕西北電網
9月8日,“四季看新疆”之“沿著河湖看新疆”主題采訪活動全媒體報道組走進位于墨玉縣雅瓦鄉境內的拉里昆國家濕地公園。被當地百姓稱為“郁金香的湖泊”的拉里昆國家濕地公園,于2020年創建為國家4A級景區,這里濕地種類多樣,有水庫濕地、蘆葦沼澤、河流、湖泊等,是重要的沙地生態安全的保護屏障。
和田烏魯瓦提水力發電廠于2000年并網發電,作為和田地區骨干電源之一,承擔著電網基荷及調峰備用任務。目前,電廠已安全運行7000余天,累計發電達54億千瓦時,持續為和田地區輸送清潔穩定的電力能源,點亮千家萬戶,為和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電力支撐。
“5月30日開始投放蝦苗,養殖周期120天左右,每畝可收獲120公斤……”在沿著河湖看新疆主題報道中,記者走進喀什地區麥蓋提縣巴扎結米鎮澳洲淡水龍蝦試驗養殖基地,養蝦人吳治軍沿著蝦糖撒完飼料,收起了當日最后一網蝦。
麥蓋提縣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西南邊緣,三面環沙,是我國唯一一個嵌入沙漠的縣。2012年,麥蓋提縣啟動塔克拉瑪干沙漠百萬畝防風固沙生態林建設工程后,生態環境得到明顯的改善……
9月7日,“四季看新疆”之“沿著河湖看新疆”主題采訪活動全媒體報道組走進新疆昆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于2019年落戶和田縣,目前已建成香菇種植基地5個,擁有1500座大棚,形成及原材料收購、核桃樹疏密后的廢棄木材木屑加工、菌包制作、香菇種植、香菇醬、香菇粉、香菇掛面、多糖萃取、有機肥加工、休閑采摘、冷鏈物流為一體的三產融合閉合性全產業鏈,帶動就業4000余人。公司生產的鮮香菇及香菇醬銷售疆內外,干香菇遠銷越南及中亞各國。
9月5日,“四季看新疆”之“沿著河湖看新疆”主題采訪活動全媒體報道團隊走進喀什地區澤普縣特色現代富民產業園。這個產業園所在的奎依巴格鎮曾經是一片茫茫戈壁,如今建成了萬畝鮮果基地,成為新疆最大的無支架半矮化密植蘋果示范基地。產業園在全縣示范推廣無支架半矮化栽培與青砧應用、水肥一體高效節水等重點技術,促進澤普縣特色林果業提質增效。
大家好!我叫艾力·尼亞孜,巴州尉犁縣國有林管理局的一名護林員,我們的主要職責是保護生態環境,生態修復這些方面工作。
一陣手機鈴聲響起,養蝦人劉紅州迎來了新的銷售訂單,他不緊不慢地穿起雨褲,拿著水桶來到就近的一片池塘,看著半小時前留下的浮標“記號”他仿佛已經信心滿滿。劉紅州挽了挽衣袖,踩過嘎吱作響的泥草,沿著塘邊慢慢下潛,即便是經歷上千次的操作他也絲毫不馬虎,只見他右手抬起漁網的一端,順著漁網的另一端,左手慢慢回收,一只只活奔亂跳的大蝦擠滿漁網……
博斯騰湖國家濕地公園管護站站長烏力杰·巴特從小在博斯騰湖邊長大,巡護工作他一干就是23年,他的工作包括清理湖面垃圾、制止偷釣和捕鳥、亂砍伐亂開發行為等,日常最長的巡護路程達20余公里。多年來,他在巡護工作中也見證著博斯騰湖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剛開始為大家講解坎兒井時,我猶豫過,因為這個故事里有一段難過的記憶……等我了解到坎兒井真正的含義以后,我又為自己的這份工作感到自豪、驕傲,因為我父親……”在吐魯番市坎兒井樂園景區,吐爾遜娜依·胡吉艾合買提說到這里,突然哽噎著說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