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天法官,就要對得起頭頂上的國徽”
2023-06-11 18:27:26 來源: 天山網-新疆日報原創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楊舒涵
“兩家人大半輩子都生活在一個地方,因為一點矛盾互不來往,不愿意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6月7日,在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海子沿鄉海子沿村牧民古扎克(化名)家,一起牲畜糾紛案件順利化解。談及這起調解十余次的案件,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長曼司亞欣慰地說。
今年43歲的曼司亞于2009年入職法院,在審判一線辦理民商事案件1879余件,調解率達94.6%。
曼司亞一頭干練的短發,滿臉正氣。在隨后的采訪中,一個極富有愛心、耐心與慧心的女性形象在記者面前悄然出現。
曼司亞從學生時代就懷揣著“法官夢”,她在大學填選專業時毫不猶豫報考法學專業,并以優異成績如愿被新疆大學法學專業錄取。走出象牙塔后,她成為一名實習律師。然而,成為法官始終是她的夢想,最終,她通過公務員考試考入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人民法院。
6月7日,在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海子沿鄉海子沿村牧民家中,曼司亞(中)正在對一起牲畜糾紛案件進行巡回審理。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楊舒涵 攝
曼司亞辦理的案件中婚姻家庭糾紛占很大比重,她帶著女性特有的細膩和柔情辦案,開啟“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情感修復模式,維護當事人家庭穩定,情感和諧?!盎橐黾彝ゼm紛不同于其他案件,要充分考慮家庭成員的感受,尤其是婦女和孩子們的感受?!甭緛喺f。
帶著“人情味”辦案,是曼司亞辦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的特色。
2017年,曼司亞接到一起離婚案件,妻子癱瘓在家已多年,不堪生活重負的丈夫提出離婚。曼司亞多次前往當事人家中,聊家常、說過去,夫妻倆共同回憶過去30年的點點滴滴,當聽到妻子稱“常常因為自己臥床不能替丈夫分憂感到自責,多次想自行了結”的話時,丈夫忍不住抹起眼淚,不禁為自己的行為后悔,主動承認錯誤求和,案件終得圓滿解決。
2019年,因調解率高、效果好,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人民法院以她的名字命名,成立了“曼司亞法官調解室”。
日常工作中,曼司亞發現,基層產生的矛盾糾紛多緣于群眾不懂法,“學歷低、主動學法意識差,處理問題方法簡單粗暴”。為此,她將法治宣傳放在重要位置,尤其注重對婦女、兒童群體的宣傳。
多年來,每周一次的法治宣傳是她雷打不動的工作,不論寒冬酷暑,夏牧場、冬窩子和群眾家中她記不清跑了多少趟,在她的影響下,牧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氛圍也愈發濃厚。
6月7日,在巴里坤湖景區,曼司亞(中)正在對建造氈房的牧民們進行安全生產法律宣傳。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楊舒涵 攝
身邊的變化,牧民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拔覀冏铌P注的還是身邊事,曼法官講的也都是我們關心的問題?!蹦撩窆Αつ纠嵘钣畜w會。過去遇到和鄰居的草場、牲畜糾紛,很多采用吵架或者打架方式解決,現在遇到問題第一時間都會坐下來商討。哈力說,在大家心里,曼司亞就是大草原上牧民們貼心的“百靈鳥”。
13年來,曼司亞用實干贏得人民群眾的“點贊”。她也先后獲得“自治區民族團結一家親先進個人”“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等榮譽,今年3月,她被自治區婦聯評為自治區“三八紅旗手”。
“當一天法官,就要對得起頭頂上的國徽?!甭緛喺f。十幾年如一日“鉚”在法官這個崗位上,她早已將自己普通的生活融入到了不普通的法官事業中,離群眾最近,與群眾最親,解百家事,化千家愁,用實際行動踐行為民服務的初心。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